器材:松下s52,索尼a73,稳定器智云WB3S
补光灯:智云X100
BGM:Sand-Lebanon HanoverSkeletons-The SoundAcross the Sea-The KVB
📹视频
📍拍摄地点
文案
运镜教学记不住
记住了又不会用,会用了又拍不出故事感
大家好,我是橙猫
今天给大家分享我结合初中的知识去学运镜的方法
特别容易记忆
(现场)用的相机是松下s52,搭配智云wb3s稳定器
基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19页,4.1.2章
点线面体,从平面到三维
第一种:点线运镜
模特不动,我动
上帝视角她就是一个点,运镜轨迹是一条线
例如从马路空镜到主体,建立主体和观众的联系
这种方式用在开场居多
当疏远主体,主体就变小
小丑的经典镜头表现出无助
会把情绪推向消极或者回归平淡
多用于结束
点线运镜最后落在酒店,强调了酒店
给观众一个想法,下一场就会切到酒店里面
就不是免费能看的了
点线运镜大部分时候我会使用L模式
云台处于锁定模式,相机一直朝着一个方向
不需要看屏幕
只需要关注我和小姐姐的相对位置
第2种:线线运镜
模特动,我也动
模特的路线与运镜的路线成一对平行线
像极了摄影和模特的关系,保持距离又没有交集
我们常见的跟随、局部跟随、俯拍跟随、正面、侧面都属于这类
她在走动,带着观众去下一个场景
推进故事的发展
如果正面跟随需要补光
在wb3s的提壶位置有1/4螺丝孔
可以接上智云功率王X100
100w的功率,基本就是全场最亮的崽
(举和不举段子)
平行运镜使用频率最高,最简单易懂的
同样建议使用L模式
诀窍在于要多搭配不同的构图
否则很容易变成行车记录仪
(段子)
你可以切换到v模式,盗梦空间去跟随
它是旋转的,打破了水平的平衡
更多表达人物的不安和焦急
故事感的难点在于要考虑运镜和情绪的结合
线线运镜也可以是模特轨迹和运镜轨迹不平行
有交点
模特从后到前,运镜从左到右
两条轨迹成一定夹角
这两类线线运镜
多数用于过渡场景,交代场景信息和提升运镜的多样性
故事的运镜思路
对于故事的运镜思路,我的规划是
点线(开头)->线线(过场)->点线(高潮)->线线(过场)->点线(结束)
一个故事至少要5个运镜,才容易搭配出”起承转合”
点线和线线讲得都是二维
当练习完毕,掌握之后
再往复杂的PF、POV、F模式走
模式找对,事半功倍
从平面到三维
三维运镜是平面运镜的排列组合
我们一般搭配POV、PF、F模式
例如这一段从便利店到人物跟随的
把智云wb3s切换到F模式
从便利店的牌子开始往下点线运镜
然后跟着人物线线运镜
你用PF、POV模式都是可以的
看情况选择
最难的莫过于POV模式
它可以一镜到底,是不间断组合各种运镜
点线运镜线线运镜曲线走位等等
智云wb3s的蓝牙快门,让稳定器的按键可以
快速控制相机快门,拍摄起来也更加顺手
快装板的巧妙设计
拔出来,再旋转90度插回去
woho,就能进行竖拍
重新调平也因为电机给力而特别简单
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学初中的内容
那是相当的复杂和打击自信心
同样,学习使用智云wb3s
也建议从模式L、V到POV、PF、F
循序渐进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全部内容
喜欢的记得来个一键三连
我们下期见,88